地 址: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北田鎮西
聯系人:劉曉偉
電 話:0354-2722256
手 機:18603544626
網 址:www.andersonorui.com
優質玉米種子雜交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一特定組合偏離用一般配合力效
應預測的組合值的多少。特殊配合力實際是F1性能和從雙親一般的配合力推斷F1性能的差,即用特定組合的F1產量與雙親系統的平均產量差的平均值來表示。常見的測定自交系的配合力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1 輪交(完全雙列雜交)法 完全雙列雜交法是指在一組親本間進行所有可能的雜交,不包括反交,配出兩系組合。根據這些組合的產量表現,得出每個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雙列雜交的遺傳交配設計Z先是由R.A. Fisher于1918年提出,Schmidt對該設計加以討論和 應用。完全雙列雜交測配組合的數目,除去反交外,有幾個自交系就可以配成1/2P(P-1)個組合,用這種方法,即使是數目不多的自交系,也可以配出大量的組合。如10個自交系就有45個組合,而30個自交系就有435個組合,這樣的工作量顯然是很大的。所以,這種方法適宜在自交系的選育后期,已篩選出少數Z優系后采用此方法來鑒定配合力。 1.2 NCⅡ交配設計 雙列雜交法在育種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這種交配設計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雙列雜交法必須對研究的親本材料之間作所有可能的雜交隨著親本材料數目的增加,組合數目急劇擴大,造成相應的實驗所花的人力、物力負擔很大,使得所研究的親本數目受到很大的限制。
許多組合中,有一些組合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人又提出了NCⅡ遺傳交配設計。 NCⅡ交配設計又可以稱為品系×測驗種(Lines×Testers)分析(Singh,1979)或p×q交配模型(莫惠 棟,1982)。這種設計是把所有試驗的親本材料分成兩組,使兩組材料之間進行所有可能的雜交,但同一組內材料不進行雜交,如果一組親本有n1個材料,另一組材料有n2個材料,則共有
n1×n2個組合。如果兩組共有8個親本材料,完全雙列雜交設計至少需要配置28個組合(1/2P(P-1)),而采用NCⅡ交配設計Z多只需配制4×4=16組合,可見配制的組合數大大減少。